返回主页
 

 

 

       
     
 

律师在服务民生与化解社会冲突中的作用

 
 

李蔷

 
      律师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捍卫者,与法院、检察院共同存在于司法体系中,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共同维护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有序运行。法律的最终目的是维护社会上每一个公民的权利,保障每个人的利益不受非法侵犯。许多律师在执业的过程中都会有这样的感受,相较于大案要案和动辄标的上百万的经济纠纷,日常工作中我们接触最多的偏偏是“鸡毛蒜皮”、“家长里短”的案子。有些案子虽然涉及到了法律问题,但是当事人双方很可能是亲戚或者朋友,通过律师调解很多案子并不需要进入诉讼程序就能得到解决。正是这些关系老百姓“衣食住行”的民生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地解决就会衍生出许多不必要的诉讼和纠纷,老百姓无法通过正常的法律途径解决这些纠纷就很有可能会寻求极端的非诉讼途径来解决问题,进而影响社会安定。面对老百姓的民生问题,律师在这方面起到了很好的调节、协助作用,使得律师在老百姓眼中更“接地气”,在遇到什么涉法的问题时,很多老百姓也开始觉得不如先听听律师的意见。就是这种想法使得律师在服务民生方面肩负着更多的责任,起到了更大的作用。
    一、律师能为老百姓提供法律方面的帮助
    律师在服务民生和化解社会冲突中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能为老百姓提供法律服务。随着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在遇到法律问题时会求助律师,而专业的律师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为其提供法律帮助。
    1.律师能为老百姓分析案件的法律关系。
    法律作为一门专业知识,很多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法律条文只有几百条甚至几十条,每条只有百十个字,任何识字的人都能读懂它的字面意思,但是由于法律条文包含了许多专业的法律名词,其背后更是蕴含着丰富的法理依据和法律基础,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准确把握。因此很多老百姓在遇到法律问题后通过自己了解、通读法条依旧不能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这时就需要律师为其提供最初的法律意见,分析案件中涉及的法律问题。
    分析案件事实,提供法律意见是律师服务民生中最基本的内容,是律师工作的主要内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律师是提供法律服务的专门人才,法律服务作为一种商品被出售,同其他的商品一样是任何能支付对价的人都可以购买的。而法律服务又与其他商品不同,为了保证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社会主义法治的优越性,我国设立了法律援助制度,使得经济困难者也能得到法律服务。无论是收费律师还是法援律师都会在当事人遇到法律问题时为其提供专业的法律意见,便于其了解自己在该案件中的权利义务,为其下一步的行动提供了指引和帮助,使其可以有的放矢地与对方当事人进行沟通、协商、谈判,避免当事人因为不了解自己的权利义务而遭受损失。
    2.律师能为老百姓明确案件的相对人。
    律师为当事人指出案件相对人其实也属于分析法律关系的一部分,但是由于不能准确把握案件相对人的情况在法律实践中相对比较多,如果不能准确把握案件相对人就无法顺利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因此在此处特别单独列出来。
    在处理民生案件时,经常会遇到群体性的案件,这些案件如果不能得到很好地处理就会演变成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威胁社会安定。
    例如拖欠物业费纠纷的案件,现今小区的规模都很大,小区业主也比较多,许多业主因为房屋质量问题拒绝支付物业费,并选择在小区楼体上悬挂条幅、张贴标语等极端方式解决问题。但是根据法律和购房合同,有一些房屋质量问题是应该由房地产开发商负责维修解决的,虽然现在很多物业和开发商是“一家”,但是由于法人制度,物业服务公司都是单独注册成立的,物业和开发商其实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法人,当事人以为自己缴纳了物业费,房屋维修就应该由物业负责,或者觉得物业和开发商是“一家”跟物业反映就等于和开发商反映了,其实这些想法都是错误的,由于没有明确案件的相对人,老百姓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就只凭自己的直觉处理,这样往往浪费了时间又不能解决问题,且由于诉求对象不正确导致诉讼时效经过,明明是占理的事情却失去胜诉权。
    如果老百姓意识到自己的情况涉及法律问题,及时询问律师的意见就能明确案件的相对人,使得自己诉求可以向正确的人发出,只有这样才能保护自己的利益。
    3.律师能为老百姓计算诉讼成本。
    诉讼必然有成本,并不是每一个案件都适宜进入诉讼程序,与商业案件标的额巨大的情况不同,涉及百姓民生纠纷的案件往往标的额并不算高,这种情况下如果一味追求通过诉讼程序解决问题可能并不划算,这个时候就需要律师为老百姓算一笔“诉讼账”。
    一个案件如果走进了诉讼程序,期间可能需要的费用包括法院收取的诉讼费,律师代理费,为查明案件支出的路费,部分时候还可能涉及到鉴定费,除此之外当事人为了参与诉讼要付出许多时间,一个案件从立案到开庭到最后宣判至少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有的案件还可能进入二审程序、执行程序,往往一套流程走下来需要几年的时间,得到的赔偿远不及当事人浪费掉的金钱和时间成本。而与对方当事人和解虽然看似在既得利益上让了一些但是相较于复杂的诉讼程序及所需的诉讼成本,和解有时是一条更为经济且便捷的途径。
    有时候老百姓遇着这些问题心中有气有不满,非要通过诉讼程序讨个说法,这个时候就需要律师以冷静的思路和专业的态度为当事人分析案件事实,计算诉讼成本,等当事人情绪慢慢平静下来就会明白律师的意见确实是对其更为有利。
    4.律师能为老百姓担任谈判代表。
    在厘清案件法律关系,明确案件相对人,选择好了诉讼或非诉讼程序之后,许多涉及民生的问题进入到了谈判、和解的阶段。
    由于老百姓是案件的当事人,在谈判、和解的过程中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且许多老百姓都是第一次遇到涉法问题,谈判经验不足,让其自己作为代表与对方进行谈判有时会事倍功半,如果由一个了解案情、知晓法律、经验丰富的律师作为谈判代表代为进行谈判对事情的顺利解决往往更有帮助。
律师可以通过法律关系预判谈判标底,通过与当事人的协商了解当事人的谈判预期,在这种情况下发挥自己的行业优势和谈判经验可以为当事人争取最大的利益。
    二、律师能通过调解为老百姓提供帮助
    很多情况下涉及民生的案件当事人双方都是亲属或朋友的关系,案件如果走入诉讼程序很可能会导致案件双方当事人反目为仇,不相往来,多年的感情就断送了,而如果此时有一个专业的律师居中调解,帮助双方当事人认清自己的权利义务,冷静地为其分析利弊,提出一个双方都满意的调解方案,则可以缓和双方当事人的关系,使得二者可以冰释前嫌,继续共同携手。
    调解是一门学问,一个事件一旦涉及法律问题,往往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在这种心理之下不利于调解的顺利进行,而律师可以以客观的立场,公正的眼光来分析问题,为双方提供最为有利的调解方案,很多要求可以由律师出面提出,这样既避免了双方讨价还价的尴尬又保证调解协议是在合法合规的条件下进行,为日后双方相处留有了一定的空间。
    公民是一个国家的主人,公民权利义务的保护是社会平稳发展的关键,而与公民最为息息相关的就是涉及衣食住行的民生问题,解决好民生问题就能保证公民的幸福感。
    律师在解决涉及百姓民生的法律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当老百姓面对法律问题时可以向律师寻求法律服务,律师能够帮助他厘清事件中的法律关系,明确各方权利义务,指出相对人,确定通过不同方式解决争议的成本,使得老百姓能够从迷茫中理清头绪,掌控全局,更可以按照律师的建议选择最为经济的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同时使得这些涉法案件可以在萌芽阶段就得到很好的解决,避免每一个案件都进入诉讼程序增加司法压力。中国人自古就有忌诉的传统,通过律师的调解解决矛盾可以使当事人双方避免对簿公堂的尴尬,维系了双方的感情。
    无论是诉讼还是调解,在律师的帮助下当事人双方可以通过法律手段解决社会争议,使得争议在有序的情况下得到解决,避免了不必要的社会冲突,维护了社会的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