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从这里起飞
逄 博
我是2009年10月来到吉林大华铭仁律师事务所实习的,虽然来所时间不长,却有很多收获和感触。作为律师实习基地的省直大所,主任对律师实习工作很重视,有一套自己培养实习律师的方法。
一开始主任让我先从前台接待做起。起初我并不理解,觉得前台接待工作学不到东西,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发现这里面的学问很大。具体来说,前台接待是一个律师事务所的窗口,需要给来咨询的当事人留下一个好印象,面对形形色色的当事人,每一次对话都是一个与陌生人沟通的过程。怎样与客户沟通,并做推介工作,不是一门简单的学问。因此,这项工作看似简单,实际上要做好也并非那么容易。半个月的前台工作,我不但学会了自如地与陌生人沟通,同时也提高了随机应变的能力,这无疑对今后的工作大有裨益。
前台工作结束后,主任又安排我到吉林省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工作。该站原来设在吉林省律师协会,所里是2009年3月接办的,做的是公益性法律服务。为了锻炼实习律师,主任要求实习律师在实习期间都要到法律援助工作站工作几个月。法律援助工作站援助的对象主要是农民工、妇女、老人和残疾人等社会弱势群体,为他们提供无偿的法律援助,每天的工作量很大,但却很充实。在这里我的收获很大,一方面我的业务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另一方面我的思想也得到了净化。在法律援助工作站的这段时间,我见过失去双腿拄着拐杖来寻求法律援助的大娘,见过抱着嗷嗷待哺的婴儿为丈夫讨公道的妻子,见过因嘣瞎双眼为自己维权的农民工大哥,还见过因儿子在工地打工坠入沟中摔死而痛哭流涕的父母……面对这些可怜无助的人,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进而会不由自主地想去帮助他们。每个从法律援助工作站走出来的律师心中都会留有一片纯净的天空,因为我们见过受援人的眼泪,见过受援人因为得到援助脸上露出的质朴的笑容,见过受援人送来的表达感激之情的一面面锦旗,听过受援人那句最真诚的“谢谢你”的话语。离开了法律援助工作站,我接触到了更多、更复杂的案件。家人和朋友都说我越来越像个律师了。我想,这与我半年多来在前台及法律援助站工作的结果是分不开的。我的实习仍在继续,接下来的日子,我会接受更多的挑战,也许会怯懦,也许会彷徨,但只要心中保有最初的梦想,那个为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找到自我价值而从事律师行业的梦想,我就会一直朝着这个目标前进。
我的梦想在吉林大华铭仁律师事务所起飞。在这里,我得到了主任的关心,执业律师的帮助,这一宝贵的开端将会在我心中留下美好的记忆。我会更加珍惜,更加努力,争取宝贵的一年实习有更大的收获。时逢吉林大华铭仁律师事务所成立16周年,我衷心祝愿她的明天更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