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是我国城市化和社会转型过程中产生的一个特殊弱势群体,亿万农民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为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017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8171万人,比上年增长1.5%。其中,外出农民工16934万人,增长0.3%;本地农民工11237万人,增长3.4%。
中国农村人口众多,人地矛盾尖锐。改革开放这一时代背景使得城市迅速发展,城市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迫切需要大规模的廉价劳动力。农民进城务工既符合自身经济利益的考量,也满足了城市发展的需要。但是,由于体制不够健全,农民工的一系列权益未能得到切实保障,进而出现农民工的基本生存问题,如住房、社保等问题。另外,由于农民工在城市中所处的弱势地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也数见不鲜。在现实社会经济生活中,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并未得到有效的保障。这不仅影响着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严重影响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团结,增加了社会不和谐的因素。
律师从事法律援助工作,既是履行社会责任,也是我国《律师法》和《法律援助条例》等法律法规所规定的义务。成立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服务,是吉林大华铭仁律师事务所举全所之力历时10年开展的重要社会公益工作。
依托吉林大华铭仁律师事务所设立的吉林省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于2007年5月14日经省司法厅批准成立。该机构是专门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的工作机构。隶属于省法律援助中心直接领导,接受省律师协会行业管理。
工作站的主要职能有四项:一是负责接待受理、审查农民工法律援助申请,安排律师办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和农民工劳动伤残赔偿案件;二是解答农民工法律咨询;三是为农民工代写法律文书;四是接受省法律援助中心指派办理省际间的农民工案件。
目前工作站有专职律师12人,主任由赵大华兼任,副主任由付占国 、莫长军担任。除这支专职队伍外吉林大华铭仁律师事务所其他30多名执业律师也都接受工作站的指派承担着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的任务。
十年来(截至2016年12月末),律师所为农民工工作站投入资金360多万元,组织律师办理农民工等法律援助案件1232件,其中工伤案件295件,欠薪案件560件,社保案件160件,婚姻家庭纠纷案件27件,农村土地征用等纠纷案件192件。涉及受援群众2960人,其中农民工2309人,为受援群众挽回经济损失7286万元。
随着本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加强和律师政治责任感、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吉林省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的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呈现以下五个特点:
一是“微信服务一掌通”,农民工可以用手机通过登录和扫二维码的形式,进入本所公众平台,开展法律咨询或寻求法律援助。
二是“语音服务一线通”,通过微网站接通
“12348”法律咨询热线获得法律援助,及时解答各种法律问题。
三是“在线服务一网通”,本所网站发表了中央和省关于农民工维权的法律、法规、相关文件、常识及案例。一网告之农民工维权依据、维权渠道和维权方法。
四是“来访服务一站通”,节省了农民工来回跑道的时间,及时解决涉及农民工利益的法律问题。
五是“群体服务一日通”,接待群体上访,为化解社会矛盾,减轻社会压力,对群体上访的农民工,做到当日上访当日解决问题。
通过网络把涉及农民工利益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全息公布,使广大农民工可以随时随地在网络上找到维权知识和方法。不但维护了农民工的切身利益,而且从长远来看提高了农民工队伍的维权意识和法律素质。使得农民工群体从被动的事后维权向主动的事前维权发展,变被动接受法律为主动寻找法律,提高他们自主维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本所通过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较好地维护了农民工等弱势群众合法权益,促进了社会稳定。由于事迹突出,大华铭仁律师事务所被司法部授予“全国法律援助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被省政府授予“全省农民工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主任赵大华被评为“第五届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个人”,受到司法部表彰。
律师有大爱。用我们满腔的热忱和专业的法律知识,无私地去帮助那些需要法律援助的人,这就是律师的大爱!这就是我们为农民工撑起的一片蓝天。